健康消费加速向“新” 市场社区黑料网:社区黑料网每日最新爆料与吃瓜内容全解析前景广阔
近年来,我国居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,健康消费潜力巨大,呈现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、业态模式不断创新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等特点。健康消费正逐渐成为新型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3月2日,市民在广西南宁市南湖边健身。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
“年轻群体的健康消费趋势是蓬勃向上的。”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说,“预计在未来五年,智能化、个性化、便捷化的健康服务将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。”
近日,商务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《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提出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、优化特殊食品市场供给、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、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、壮大新型健康服务业态、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、强化药店健康促进功能、组织健康消费促进活动、宣传推广健康理念知识10方面重点任务。
健康消费不断增加
与老一辈的传统养生观念不同,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“多喝热水”或“吃补品”,而是力求将健康理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健身爱好者罗俊说,在日常的饮食中,会注重食品的配料表,一个星期有四到五天会去吃轻食。同样是健身爱好者的张馨文则更关注运动表现的检测。她说,“买了手环戴在身上,对睡眠时间、睡眠恢复时间,包括压力管理都比较清楚。”
智能手环等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,让年轻人的健康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《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》,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出货量达到了4576万台,同比增长高达21%。
黄晓灵说,年轻群体比父辈更早地意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,从过去的“治已病”到现在的“治未病”的观念转变,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。
3月20日,一位参观者(右二)在体验智能手表的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功能。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健康服务更加完善
从人口结构上看,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,预计这一数字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。专家表示,人口结构的变化蕴含着健康等服务消费的创新动能,老年护理服务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。
3月13日,在郓城县潘渡镇诚信医养中心,工作人员在陪老人做游戏。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
最近,家住山东淄博博山区大辛社区的蔺志凤家里来了一个“新朋友”,只需对着它招呼几声,就能呼叫许多养老服务。这个由当地养老服务企业与百度联合研发的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产品,正悄然改变着辖区内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。通过终端,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送餐、出行陪医、帮办代办、助浴维修等各项服务。截至目前,上线用户近2000人,接入服务商家1.3万余家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《健康产业消费趋势发展报告》显示,随着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不断推进,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到9万亿元,相较于2021年8万亿元的总额实现显著跃升。
2024年1月20日,一位市民在骑行结束后展示个人成绩。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
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。重庆锦艾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康说,“‘90后’‘00后’的这些年轻人,其实往往他们的这种悦己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,也会导致我们的年轻人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养生,注重自己的健康。我们2024的业务总量相当于是2023年的2.5倍。”
3月21日,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,一名学生查看“智慧食堂”设备上的餐食营养数据信息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
服务形态日益多元
健康消费正以多元形态渗透人们的生活。专家表示,以往,健康消费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,如今范畴已显著拓宽,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正由单一的医疗服务需求向多元化需求转变。不仅包含了日常保健、疾病预防、治疗后的康复护理,还延伸至形象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等维度。
4月7日晚,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,“形象管理”课程的学员们在上课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,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推动健康消费向数字化方向发展,医疗服务更加便捷,医疗资源分配更加高效。
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连万民介绍,“我们的互联网医疗的健康服务已经全方位的进行了升级,那么不单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互联网医疗,我们包括了互联网健康、互联网诊疗、互联网药学咨询、互联网延续护理、互联网家庭健康管理等等一系列的这些服务,把院前和院中的一系列的这些医疗健康管理,还有康复这些服务都进行了串联整合,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。”
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(体检)科为当地居民提供体检相关服务。(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供图)
健康消费热潮背后,不仅反映出人们对健康认知的深刻变化,也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、科技创新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紧密相连。未来,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,健康消费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统筹:吴炜玲
编导:王雅璇
记者:徐弘毅
配音:王雅璇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